新闻资讯

京东物流IPO背后是刘强东的物流野心

2021-03-05 采集侠

京东物流IPO背后是刘强东的物流野心


2月16日晚间,京东物流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有关京东物流的财务数据、客户结构、资产状况等详细信息得以首次披露。


京东自建物流始于2007年,当时刘强东发现,70%以上的投诉意见都与物流有关系,于是作出了影响京东的历史性决定,2012年正式注册物流公司,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东物流集团。


成立14年,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运营了超过800个仓库,截至2020年三季度,服务企业客户超过19万,涉及快消、服装、家电、家居、3C、汽车和生鲜等多个行业。


根据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78.7亿、498.5亿以及49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31.6%和43.2%。


净亏损也从2018年的28亿元,下降至2019年的22亿元,再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1170万元,扭亏为盈指日可待。


亏损逐渐收窄的原因在于,大规模投入期已过,规模效应下成本摊薄,在2019年Q2财报发布时,刘强东就曾透露,京东物流在一线城市的投资已经结束,履约费用率在逐步下降。


在营收组成上,京东物流来自于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较高,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个月占比分别高达90.2%、83.9%以及79.1%。对京东物流来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代表的是已经使用京东物流仓储存货管理及物流科技服务的相关客户。


至于投入方面,京东物流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的投入分别为15.2亿、16.8亿及14.4亿元人民币,研发费用占总经营费用比例均超过35%。


随着收入规模的增长,京东物流的毛利率也在不断提升。


其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个月毛利润分别为10.8亿、34.4亿及54.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分别为2.9%、6.9%及10.9%,呈现快速提升的趋势。


招股书显示,毛利水平的提升,主要是由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投入以及规模的提升,公司在仓储、分拣、包装、运输以及配送等履约过程中效率不断提升,因此导致毛利水平的整体提升。


京东物流为何选在这个时机IPO?这要追溯到京东物流仅有一次的融资纪录,2018年2月,京东物流完成A轮股权融资,包括高瓴资本、腾讯投资、红杉资本中国、中国人寿、招商局创投等在内的投资方共计注资25亿美元。


该轮融资完成后,京东集团持有京东物流81.4%的股份,估值为135亿美元。坊间传闻,这轮融资签下了三年内上市的对赌协议,也就是必须在2021年3月底以前完成上市,否则投资方要求京东以9.4%年利率回购股份。


迫于时间压力,京东物流不得不着急。


京东物流IPO背后是刘强东的物流野心


京东物流IPO后,刘强东将再收获一家上市公司,也是第4家。


过去一年,先是达达集团在纳斯达克上市;紧接着京东集团在港交所挂牌二次上市;年底,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也迎来了IPO。


刘强东为了京东物流可谓是操碎了心。在当时,这种想法被多数人认为“幼稚”:互联网是轻资产,物流是重资产,电商又刚兴起,一个互联网公司搞起重资产业务,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晚翻车”。


面对质疑,刘强东没有放弃,他始终认为,“做事业,总该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为筹集资金,他四处寻找懂行的投资人“取经”,也吃了不少“闭门羹”,没有人相信京东能做起物流。


物流是个苦力活,前期投资成本巨大,盈利时间还长,京东物流因此也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2018-2019年,京东物流亏损分别为28亿元、22亿元。


但自始至终,刘强东都没有放弃建立“具有壁垒的竞争力”的决心。即便在异常艰难的2008年,刘强东仍将千辛万苦获取的2100万美元融资款投入物流建设中,在当时还遭到当当网李国庆等多位业内人士的嘲讽。


直到遇到了高瓴资本,不光投钱,张磊还带刘强东去美国参观沃尔玛总部,了解物流体系,刘强东无数次提到,“非常仰慕沃尔玛”。有了张磊加持,京东物流业务飞速成长。


京东物流的对手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