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虚拟交换机原理如何?虚拟交换机技术简介及IP城域网实际应用(3)

2020-02-26 admin

同时,当级联的交换机增加时,除了要对各台在逻辑上独立的交换机进行管理配置,还得考虑网络转发过程中产生的瓶颈问题。所以总的来说,级联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输距离和端口的需求,但整体性能表现不算太好。实际上级联技术只是增加了可用的端口数量,没有在拓扑逻辑方面对网络设备进行简化,对整体网络性能的提升来说没有太大作用。

2.堆叠模式

堆叠技术是将多台交换机上专用的堆叠模块通过专用的堆叠电缆,组合在一起,已提供更多的可用端口和容量。不同于级联的是,堆叠后组成的单元在逻辑上是可以被看做一台交换机来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这大大减少了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的工作量。但堆叠技术的兼容性不高,不同品牌之间互相不能实现堆叠。

一般来说,堆叠技术可分为菊花链堆叠和星型堆叠这两种模式。

(1) 菊花链堆叠模式

菊花链堆叠方式和前一节提到的级联方式特别相近,不过连接时还是需要专门的堆叠线缆,设备间连接方式如下图。但事实上这种方式必须要采用STP生成树协议,不然很容易引起广播风暴。当菊花链堆叠中任何一台设备或者链路出现状况,会需要重新运行STP协议,因此会造成网络中断。同时,若采用这种方式,设备间数据互相传输的路径太长,造成效率太低。

虚拟交换机技术实现方式

虚拟交换机技术实现方式

综合来说,菊花链堆叠方式同级联一样,主要的贡献还是在可用端口数量的增加,甚至在单端口效率上还远低于级联技术。而且在传输距离上也只能是在一个几家内实现,这方面远不如级联技术。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很少采用菊花链堆叠方式。

(2) 星型堆叠模式

相对于菊花链式堆叠,星形堆叠的性能要优越得多。所谓星型堆叠就是通过高速堆叠端口将所有设备上行连接到主设备的基于专门集成电路的硬件交换堆叠中心。该单元交换容量一般在10~32G左右,这就对堆叠层数进行了限制。

虚拟交换机技术实现方式

虚拟交换机技术实现方式

在星型对堆叠示意图(上图)中,由于所有Slave的堆叠模块都集中上联到Master设备的堆叠中心,所以只需要三次交换就可以实现任何两个端节点之间的数据转发。相当于Master设备跟所有Slave设备只相差一级。这大大提高了系统各成员之间的转发速率和单端口数据转发效率。

除此之外,在拓扑逻辑当中,所有堆叠在一起的设备共享一个IP地址,即对外呈现为一台设备单元。这有利于堆叠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但是星型堆叠的距离一般不能超过2米,用于提高带宽的Matrix接口又不具有通用性。同时,用作实现堆叠的专门的堆叠专用端口不能用来连接其他网络设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传统的堆叠技术虽然可以提供更多的可用端口和较好的带宽,管理维护方面也相对方便。但基本只能在同一个机架内实现,连接距离较短,且兼容性较差。

3.集群模式

集群技术实际上是级联技术和堆叠技术的结合版。通过集群技术,不仅可以拥有像级联技术一样的连接距离,还拥有堆叠技术的带宽和较高的转发效率,在逻辑上也可被作为单一单元进行管理和维护。集群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动态收集维护拓扑信息,对成员交换机进行升级和管理,还大大节省了IP资源。

集群交换系统主要有负责集群建立、管理和维护的命令交换机,负责接受管理的成员交换机,负责为命令交换机备份的备份交换机,还有可以加入系统变为成员的候选交换机这四种角色。

一般使用的协议主要有用来发现相邻设备的邻居发现协议,用来管理合维护集群系统拓扑的拓扑手机协议,以及用来实现系统建立、增减成员、更新配置等管理功能的集群管理协议。集群系统建立后,各成员交换机会定时通过握手报文的方式,将自己当前的状态上报给命令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