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云天励飞发布自主可控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云天初芯DeepEye1000(2)

2019-11-19 admin

 

​云天励飞发布自主可控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云天初芯DeepEye1000

 

 

云天励飞副总裁兼芯片产品线负责人李爱军

 

那么,“双十一”是否意味着只适用于小型公司,方便他们敏捷接入AI能力?李爱军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双十一计划覆盖“芯片-模组-主板-硬件-算法-软件-云服务”全链条,大小公司可以从链条的每一处接入这个业务生态:小公司可能倾向于从算法乃至以后的节点接入,工作量很小;中大型企业可能会从链条前端的节点,比如芯片层就购买云天励飞的方案,在此技术上自研算法。如无意外,越能从链条前端接入的公司,本身研发能力就越强。

 

有了成果,当然要有评测标准。在当下,我们需要用什么标准去看待一颗AI芯片?传统的观点是纯粹的算力,云天励飞认为是针对特定场景发挥出来的有效算力。

 

“我们今天就来挑战对传统芯片的理解。”云天励飞创始人兼CEO陈宁加重了对“挑战”二字的强调。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不应该单纯追求算力,因为算力不等于有效算力。人类尚未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更不存在通用AI芯片。所以说,今天的AI芯片,是面向场景的AI芯片。有效算力是更有价值的技术指标。”陈宁提出。

 

有了芯片之后,需要有好的算法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云天励飞的算法平台叫“ARCTERN”。AECTERN在英文中指代一种来自北极的燕鸥,极其轻快,准确,狠厉,这也是他们对算法平台的期冀。AECTERN自带100种以上的算法,支持30余种场景,跨平台SDK即插即用。

 

云天励飞作为一个以算法系统和场景能力见长的公司,做芯片,是一种扩张。这一次进击,对云天励飞来说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挑战。

 

如果把AI掰开,有三个重要因素影响AI进程:第一是芯片,投入太大;第二是算法。算法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我国过去AI产业的积累不深厚,导致AI算法人才“物以稀为贵”。2012年的硅谷,一个算法人员年薪可达40万美金;第三是云服务,因为云服务需要大数据和架构人才。

 

有了数据、算法和芯片,以及过去几年对业务的理解。云天励飞提出了“芯片及服务”(C²aaS,Chip x Cloud-as-a-Service)。从芯片到云端,提供一体化AI赋能服务。

 

这个看似复杂的公式,传递出一个信号:芯片免费,服务收费。

 

时间回到2018年,云天励飞一传出造芯消息,就在业界喊出“免费”的口号。既然是免费,也就说明云天励飞一开始就没想挣硬件的钱,而是将芯片打包在解决方案里面,这个解决方案因为芯片和算法的适配,在场景落地能力上更强。

 

就像华为卖手机,从来不会去向消费者再收一笔什么“芯片钱”,但毫无疑问,能卖出更高价的手机,和海思芯片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最后芯片的成本由谁来买单,羊毛出在羊身上,结果还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不代表这种探索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比产品更大的格局是服务。

 

“芯片不是一个行业,结果一定是芯片改造各行各业。如何改造呢?一定是以体验嘛。”李爱军指出“芯片即服务”的实现路径,技术走向体验为王。

 

场景:先懂场景再造芯

 

云天励飞2014年落户深圳龙岗区,2015入选深圳市孔雀计划团队。

 

然而,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云天励飞当时承揽的孔雀计划项目就是关乎AI芯片研发的。随着云天初芯DeepEye1000正式流片及发布,四年后,该项目也画上圆满句号。

 

从2014年到2019年,从研发投入上看,云天励飞为AI产业化投入超过一亿美金,为客户创造结构化数据有300亿条。云天励飞称,将过去知识和经验都放在这个只有指甲盖大小,遍布9亿晶体管的AI芯片上。

 

但在外界看来,云天励飞一直以算法系统和应用见长。为什么云天励飞一开始就不直接冲着AI芯片去呢?